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冬病夏治:中医夏季养生之道
时间:2025-07-03 11:47:26
在中医理论中,有一句经典总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不仅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更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期。此时,皮肤毛孔自然张开,气血运行加速,就像一条原本淤塞的河道被充沛的雨水冲刷后恢复畅通。这种生理特性为“冬病夏治”提供了天然契机——利用夏季的阳气升发之力,驱散潜伏在肺、关节等处的寒湿邪气,从而减少冬季慢性疾病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阳气:自然界的“天然药引”
夏季的阳气好比一味“天然药引”,能显著提升治疗效率。当人体阳气与外界旺盛的阳气共振时,药物和物理疗法的效果会被放大。例如,哮喘患者肺内沉积的寒痰,冬季难以化解,但在夏季通过针灸刺激背俞穴,或借助拔罐产生的负压吸引,能更彻底地排出病理产物。同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因长期咳嗽损耗的阳气,也可在夏季通过艾灸关元穴得到补充——这个穴位如同身体的“能量蓄电池”,夏季充电后能为冬季储备抗病能力。
针灸:精准打击寒邪的“绿色手术”
对于哮喘这类发作性疾患,夏季针灸注重“标本兼治”。实证哮喘常选取手太阴肺经的穴位组合,如孔最、尺泽等,配合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形成前后夹击之势。针刺这些穴位时,医生会采用泻法,就像疏通堵塞的下水道,迫使痰湿邪气从经络通道排出。而缓解期则以补法为主,重点刺激足三里(膝盖下3寸)等强壮穴,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从根源减少痰湿生成。临床观察显示,连续三年夏季坚持针灸的患者,冬季急诊次数平均减少40%以上。
拔罐:深度清洁的“负压吸尘器”
慢性支气管炎的拔罐疗法堪称“中西医结合的典范”。在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旁开两横指)先用梅花针轻叩至微渗血,再施以闪火罐,此时罐内形成的负压可达0.3-0.5个大气压。这种压力差能将被寒湿冻结的病理产物从毛细血管网“抽提”至体表,就像用吸尘器清理地毯深层的灰尘。部分患者拔罐后会出现紫黑色罐印,这其实是体内淤积的寒湿外排的标志。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拔罐留罐时间需控制在10分钟内,避免过度发汗耗伤阳气——这如同洗车时高压水枪冲洗时间过长反而会损伤车漆。
中药调理:重建防御工事的“慢功夫”
相较于外治法,中药内服更像是在修筑“抗寒长城”。夏季常用的温阳方剂如小青龙汤,其组成中细辛、干姜如同“化学暖宝宝”,能融化肺中冰伏的痰饮;而黄芪、白术则像“建筑工人”,负责修复受损的卫气防线。临床数据显示,连续两个夏季服用调理方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冬季咳嗽发作持续时间缩短60%。对于办公室空调族,建议搭配生姜红枣茶作为日常饮品,既能中和空调寒气,又可避免直接服用汤药的不便。
时间窗口:错过再等一年的“黄金72天”
冬病夏治存在严格的时间经济学。传统中医划定从夏至(6月21日左右)到立秋(8月7日前后)为最佳干预期,其中三伏天(2025年为7月14日-8月22日)是核心时段。这段时间阳光直射北半球,人体阳气随自然节律达到峰值,此时每单位治疗产生的效益相当于冬季的3-5倍。就像农民绝不会错过播种季,哮喘患者也需把握这72天集中治疗,才能实现“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的健康闭环。
风湿性关节炎的夏季治疗虽未在现有资料中详述,但同样遵循“寒者热之”原则。通过将上述疗法灵活组合,配合夏季适度的日光浴,能使关节腔内的“冰雪”逐渐消融。需要强调的是,所有冬病夏治方案都需个体化设计,正如同一把钥匙无法打开所有的锁,患者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为期3-5年的阶梯式治疗计划,方能从根本上改写疾病的自然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