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哮喘要不要查过敏原?一招教你摆脱反复发作的困扰

时间:2023-11-28 14:26:49

导语   前段时间,有位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我慕名而来,他患有哮喘多年,曾到多家医院就医,找过很多医生,也一直坚持遵医嘱规范用药治疗,但哮喘控制差,被折磨得痛苦不堪。我了解病史和生活史后,很快判定这就是过敏性哮喘,经行过敏原检测和远离过敏原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而且停药半年多来都没有发作过。

其实他不是个例。很多哮喘患者虽然有哮喘多年,但从不重视寻找过敏原,甚至从未认识到查过敏原和远离过敏原的重要性,从而成为哮喘难以控制和频繁复发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大多数支气管哮喘患者和过敏原有很大的关系,很多过敏性哮喘患者如果注意保持远离过敏原可以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可以停药或“不药而愈”,因此积极查明过敏原或其他致喘因子很重要。

 

1.过敏原检测在哮喘诊治中的“曲折人生”

不仅是哮喘患者,在医学界里,对于哮喘是否需要重视查过敏原,医学学者和临床专家们也曾经存在严重分歧,也曾历经起起伏伏的“曲折人生”。

很久以前,业界长期认为哮喘是一种典型的过敏性疾病,随着近30年的研究发现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其病理生理特征主要为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构,其临床症状和气流受限具有可变性的特征,尤其是在业界影响巨大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在历次修订中逐渐淡化了过敏反应在哮喘中的地位,对过敏原检测、变应原免疫治疗(AIT;即脱敏治疗)、针对过敏原的环境控制等的推荐强度不高,国内医学教材也受GINA影响,删除了“外源性哮喘(过敏性哮喘)”的分类,过敏原检测曾一度被冷落。

与此不同的是,国际变态反应组织如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EAACI)、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学会(AAAAI),仍将哮喘视为一种典型的过敏性疾病,对其过敏机制和脱敏治疗予以高度重视。

新近业界认为,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型,而过敏性哮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型,占成人哮喘50%以上,在儿童哮喘中更高达80%以上,而且世界各地大多数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均显示,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高于非过敏性哮喘,过敏原检测再次受到重视。

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2019年版)明确指出,过敏原检测是诊断过敏性哮喘的必需条件之一,无过敏原检测结果不能确诊为过敏性哮喘。

查过敏原不仅对诊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因为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后续的免疫治疗对过敏性哮喘都至关重要。

目前已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脱敏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由于众多临床医师和社会大众的认识不足,目前世界范围内仅有不足10%的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患者接受该项治疗。相较于激素、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的“对标治疗”,脱敏疗法是一种"对因治疗",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唯一"可阻断或逆转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疗法,由此可见查过敏原的重要性。

 

2.过敏性和非过敏性哮喘临床特征的异同点

过敏性哮喘的临床表现与非过敏性哮喘既有很多相似性又存在明显差异,如过敏性哮喘保持远离过敏原可“不药而愈”或可明显减少发作频率,而且对抗过敏、激素等药物治疗的反应性好,所以总体来说,过敏性哮喘比非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法更多,疗效更好,通常病情更容易控制。对于过敏性哮喘来说,不管用多好的药物,如果不脱离过敏原病情通常难以完全控制(经有效脱敏疗法除外)。因此要注重鉴别是否为过敏性哮喘,重视过敏原检测。  

  

3.哮喘常见的过敏原是什么?

过敏原也称为“变应原”,它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发展过程中,不仅起致病作用,又起激发作用,也是导致病情进展和诱发病情反复的重要因素。

引起哮喘发病和触发哮喘症状的过敏原多达数百种,新的过敏原也陆续被发现。根据进入人体的方式,过敏原主要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环境中的过敏原又分为室内过敏原和室外过敏原。室内过敏原包括尘螨、宠物皮毛及蟑螂等,室外过敏原包括花粉、真菌等。

尘螨是我国过敏性哮喘最主要的过敏原,主要来自其分泌物、排泄物及残骸,常见种类有屋尘螨、粉尘螨等。屋尘螨主要在家庭卧室内的地毯、沙发、被褥、床垫、枕芯、绒毛玩具和衣物内滋生,以人体身上脱落下来的皮屑为食饵。粉尘螨又称粉食皮螨,栖息于家禽饲料、仓库尘屑、粮仓和纺织厂尘埃、房舍灰尘、地毯和充填式家具中。

尘螨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22 ℃左右,湿度60%~80%),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对尘螨的过敏反应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多数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发展和症状的持续与尘螨过敏密切相关,因此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均要注意通风、清洁、防尘螨。

气传性花粉是导致季节性过敏性哮喘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对花粉过敏者,要注意了解致敏花粉的种类和花粉播散时间,可选择时段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吸烟(包括二手烟)、生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也是诱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而且吸烟、烟雾还可以加速哮喘患者肺功能恶化速度,降低对吸入及全身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使哮喘更难控制。

职业性致敏物也是导致哮喘发作的诱因之一,而且能引起哮喘发作的职业性致敏物种类繁多,主要为面粉加工、动物饲养、大棚种植及塑料、纤维、油漆、橡胶制造等行业。

食物及食物添加剂(鱼、虾、蟹、蛋类、牛奶、面粉、坚果、花生、食物添加剂等)可通过摄入或吸入途径进入体内,诱发过敏反应。不同地区间食物过敏原谱的差异与饮食结构、年龄、种族等多因素有关,我国一项14岁以下哮喘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的多中心研究显示,最常引起哮喘儿童过敏反应的食物依次为鱼虾、鸡蛋、水果、牛奶、花生、豆类、坚果等。

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等)、宠物毛发及皮屑(如猫毛、狗毛及皮屑等)、蟑螂(主要来自蟑螂的胃肠道分泌物和甲壳)、真菌以及冷空气等因素也是很多哮喘患者的致敏原。

因为不同的患者过敏原通常不同,所以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筛查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很重要。

 

4.过敏原检测有哪些方法?

过敏原检测是判断是否为过敏性哮喘及明确过敏原的基本方法,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两部分。

体外试验通常是通过抽血检查,主要检测外周血总IgE和抗原sIgE。体内试验不抽血,而是在皮下注入相应变异原,包括皮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

过敏原sIgE检测可同时检测数百种过敏原,不仅结果稳定,而且不受食物和药物的影响,特异性较高,特别适用严重皮炎不能做皮试者、皮肤划痕症患者、皮肤反应差的老年人及3岁以下儿童、有用药影响、哮喘急性发作期和严重未控制哮喘、畏惧皮试者,以及需要评估过敏严重度和拟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者,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常用检测方法。

血清总IgE检测在临床上也应用很广泛。有研究显示,血清总IgE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及控制情况相关。在进行抗IgE治疗时,总IgE是确定奥马珠单抗剂量的主要依据。

皮肤点刺试验是最方便、经济、安全、有效的过敏原诊断方法之一。它是将少量标准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观察风团和红晕,以及了解皮肤指数——阳性反应表现为风团和红晕,其中风团的直径=(最小横径d+最大横径D)/2,d与D相互垂直。皮肤指数=风团直径/组胺直径。

皮内试验是将过敏原一般稀释为1∶100浓度,个别效价较强的抗原可用1∶1 000或更低浓度。通常选择上臂外侧皮肤为受试区,在每一受试区用皮内针头刺入表皮浅层后进针约2~3 mm,推入试液约0.01~0.02 ml。

在进行体内敏原试验过程中,患者应留观15~20 min,观察有无唇麻、掌痒、全身痒、皮色潮红、咳嗽、喘息、胸闷、脉搏细速等反应。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以便得到及时处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试验阴性不等于就可以否定是过敏性哮喘,还要结合临床病史、生活史和其他检测进行综合分析。

 

5.做过敏原检测前要注意什么?

无论是做体外试验还是体内试验,检测前都不需要空腹,但建议清淡饮食。

检测时间应该选择在哮喘控制稳定的时期,尤其是体内试验要注意避免在哮喘发作期进行。

如果是做体外试验,不需要提前停用抗过敏等药物,但如果是做体内试验,则建议提前停用抗过敏药物和抗炎药物,尤其是抗组胺类药物(如氯雷他定、酮替芬等)。不同的药物其半衰期通常不同,所以需要提前停用的时长也不同,通常来说,第一代抗组胺药停用24〜48小时,第二代抗组胺药则需停用3天左右,有的至少需要停用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