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3-11-21 10:15:59
由于我国淡水资源较为紧缺,导致人均淡水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亟需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采取应对措施。因此,要利用节水措施对农田进行科学灌溉,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升农田水利灌溉的有效性。
1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重要性
由于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农田水利灌溉中要注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并将其放在首位,以便提升水资源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农田水利灌溉的节水技术不仅能为农业生产以及农业效益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更多宝贵的淡水资源,进而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节水措施,可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2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分析
2.1滴灌技术
农田水利灌溉中的滴灌技术是根据农作物自身需水量,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中在毛管处安置灌水器,将水以及农作物所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地平缓滴入农作物根部的土壤里。滴灌技术系统具有固定式和半固定式两种。水利灌溉滴灌技术系统中包括首部枢纽、水源工程、各级的配水管以及满头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动力设备和加压设备主要包括水泵、电动机、柴油机以及其他一些机械设备。而滴水器中的水则是通过毛管流入到滴水器中,也是整个滴灌技术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中滴灌技术还可以通过自动化模式进行管理,其中滴灌技术相比于喷灌技术水平更高,具有一定的节水增产效果,并且还能够使其肥效进一步提升。
2.2渠道防渗技术
我国农田灌溉过程中,其主要的运输水资源的方式就是渠道。在传统渠道运输水资源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渗透,其中可导致一半甚至是六成的水量流失。因此,建设渠道防渗漏工程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我国农田水利灌溉中需要重视的节水措施。防渗漏材质可以分成砖块衬砌、土料施压、三合土护面、沥青护面防渗漏以及塑料膜防渗漏。利用渠道防渗漏技术进行水资源节约的特征主要在于:能够减少在运用渠道运输水源过程中造成的渗漏,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能更好地提升渠道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系数,并且还能提升水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障率。渠道防渗技术在农田节水灌溉中的应用,能更好地提升渠道本身受冲击面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传送效率。因此,在节约水资源中应用渠道防渗技术有一定的效果。
2.3喷灌技术
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喷灌技术是利用水泵加压或者是自然落差下降,水通过一定的压力管运输至农田间,在经过高压喷头喷射到半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再由重力作用形成类似于天然降水的模式洒落在农田,对农作物进行喷射灌溉的一种灌溉形式。此种灌溉方式,适用于在大规模农田中使用。因此,在对农业灌溉中节水措施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针对喷灌技术系统进行透彻的分析,争取做到节水灌溉。
3影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基本因素
3.1水利灌溉工程设计不合理
要想在水利灌溉时尽量合理,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节水措施,就应该在源头上解决农田的灌溉需求,再根据农田的灌溉情况、土壤情况以及水资源情况进行下一步的科学分析。但就现阶段我国节水情况以及节水措施来说,农户们大多都没有按照国家制定的节水统一标准来实施。并且由于我国各地区农田的基本情况大不相同,导致我国没有一个统一的节水标准,从而使农田节水灌溉工作落实不到位。同时,由于我国的基本农田水利划分不明确,不仅在节约水资源上不能引起重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对水利工程的设计还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3.2缺乏水利灌溉工程后期管理
基于我国目前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重建设、轻管理”是常见的水利工程管理现状,这就容易造成人力、时间以及资金等资源的浪费,从而难以实现水利工程整体的建设目标。此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水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职位责任划分不明确以及水利灌溉后期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由于在水利工程后期缺乏相应的管理工作,导致在水利节水灌溉系统设计中,不能发挥其节约用水的本质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形式化上,从而引发水资源过度浪费情况。
3.3部分地区耕种方式落后
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通过种植农田来增加劳动收入,因此运用一定的水利灌溉技术能够提升农民种植效率,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收入向好发展。但基于我国目前农田水利灌溉情况,在农田种植活动中缺乏相应新型技术以及节水设备,使其种植、灌溉效率大大地降低,对于我国农田作物生长以及节约水资源方面有极大的影响。落后的耕种方式导致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制约了我国新型节水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
4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
4.1将节水措施与农业水利发展应用结合
我国现阶段的水资源情况不容乐观,因此要加强节水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要求相关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要将节水措施贯穿到整个农田水利项目中去,并且对我国各地区的水利基本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和分析,做好对淡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设计人员在水资源的划分上,要坚持国家控制总量、管理相应水资源的分配原则,确保每一个农户、每一块田地都能得到农田水利灌溉的通水量。并且需要通过规定数据对农田节水灌溉措施进行实施,确保水资源的管理和分配工作落实到位。
4.2选择适合农田实际情况的节水措施
我国农田占据了大部分的国家领土面积,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农作物、地质、气候、土壤以及农田环境都大不相同,因此,在对农田实施节水措施时要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各地区的农作物基本特征不同,导致在选择节水模式灌溉技术也有所不同。农田节水灌溉技术需要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求、农田的水土质量以及水土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对于部分产量较少的大田粮食农作物,选择使用地面节水灌溉技术的较多,同时对产量较少的农作物进行膜垄沟灌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在地理环境条件、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可以选择滴灌技术或者喷灌技术等成本较高的节水浇灌技术。
4.3加强节水灌溉的管理工作
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贯穿整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强节水灌溉的管理工作需要注意几个方面。1)相关水利部门需要加强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设计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认真地调查农作物周边地理环境、土壤条件以及种植结构。再通过工作人员实地勘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理、符合农作物特点的水利灌溉节约措施,从而对农田开设因地制宜的节水灌溉工程。2)水利工作人员要保证节水灌溉工程的质量以及水利灌溉工程的可操作性以及节能性,充分发挥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优势和积极作用。3)需要相关水利部门做好后期的节水灌溉管理工作,定期抽查农田节水灌溉情况,避免“重建设,疏管理”情况的发生。如在后期节约灌溉过程中设备出现问题,水利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设备的维修和养护,从而保证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顺利实施。
4.4雨水储蓄技术的应用
雨水对于农田的节水灌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农户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合理地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其雨水储蓄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等问题。在雨水多的季节,农户可以通过相应的雨水收集设备将雨水储蓄起来,以便在供水不足或者旱季时期缓解水资源紧缺等问题。农户通过管道将收集起来的雨水运输到农田进行灌溉,这样不仅能有效缓解农作物缺水问题,还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可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4.5加大节水措施推广力度
为了使水资源能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就需要改善农田水利灌溉条件,还要不断加强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建设力度,从而确保农户能在最低的水量限度下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要加大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确保每一位农户都能清楚认识到农田水利灌溉的实质,从而增加农户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从源头处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利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
5结语
由上文可以看出,我国淡水资源的短缺抑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也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因素。因此,处理好农田水利灌溉中的节水问题,能有效提升我国农业作物的产量,进而提升我国农业整体的经济收益。农田水利节水措施是一项综合性农业技术,节水措施在农业发展中涉及多个环节,加强农业节水,能有效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的缺乏,利用相应科学技术解决水资源的供应矛盾,进而促使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