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6 14:59:36

1.jpg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原《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1988 年创刊,刊名为《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 年更名为《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历经 30 余年的发展,《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 。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现为双月刊,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药学”“临床检验”“预防医学”“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医学护理”“综述” 等栏目。 读者对象主要为医药卫生事业工作者、高等医学院校工作人员、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等。全年刊发约230篇文章。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办刊宗旨:学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传播科学、传播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党风和文风。

1 投稿要求

  文稿电子版须有作者有效联系方式,稿件勿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否则经济损失由作者本人承担。在 1~3 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时,请及时向编辑部查询。由于本刊巳加入全文数据库系统,凡不同意上网者,请勿投本刊。

2 撰稿要求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力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具有逻辑性,结构严谨,数据准确,统计学方法使用恰当。

2.1文题  一般不宜超过 20 个汉字,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应准确反映论文主题,不使用非公知公认缩略语,一般不设副标题。 中、英文题名含义一致。

2.2作者  具有完善的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科室、单位所在地、邮政编码等基本信息。 多个作者之间用“,”隔开。工作单位及科室、单位所在地、邮政编码写在作者署名下,格式为:作者单位( 具体到科室),省市( 省会城市可以略去省名),邮政编码;2 个及 2 个以上作者单位之间用“;” 隔开,在作者右上角标注 1、2、3 ……。须在文章首页左下角标注第一作者简介,格式为:姓名( 出生年—),性别,籍贯(写到市 /县即可),学历,职称,从事XX工作或研究。若通信作者不是第一作者,请提供通信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标注在文窜首页左下角。

2.3基金项目  若论文为基金项目资助,请在文窜题名右上方用“﹡”标注,并在文窜首页左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2.4摘要  结构式( 社科类论文用报道性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书写,简明扼要,字数200~250 字,以第三人称书写,不重复文中信息,不能有成果评价性语言。 摘要中须补充观察指标主要具体数据、统计量和P值。英文摘要同中文摘要对应,并须将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科室、单位所在地、邮政编码、关键词等内容全部译出。 摘要中缩略语、代号等除公知公认外,第一次出现时应给出中英文全称,格式:中文全称( 英文全称,英文缩写),之后出现可直接用英文缩略语。

2.5关键词  关键词要尽量选用主题词,共 3~8 个,不得少于 3 个,多个关键词之间以“;”隔开。

2.6正文  分“对象( 材料) 与方法”“结果”“讨论”"三部分,名词术语规范且全文统一,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英文缩写、符号、简称,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均需有中文表述, 其后在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写。

2.7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 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 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 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书。

2.8层次标题及序号  本体层次分级按阿拉伯数字三级分节法,如1;1.1;1.1.1 等。文中分述则用①,②,③……。序号左定格,序号后须有小标题,讨论部分不加小标题连贯叙述。2.9图表  在使用图及表格表达时,图表力求少而精,切忌与文字内容重复,图表须注意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表格中不能缺项。 图应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 表格须用三线表, 表题一般不超过 15 个字。图表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全文从“1”开始连续编码。 图应标明简短确切图题及图注,图中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为保持图表自明性,对图表中首次使用的缩略语应予注释。

2.10统计学处理  描述统计学方法时应说明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的名称及版本。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宜写出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0),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明确检验水准。

2.11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请参考《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中的应用》.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血压和眼压可用kPa,也可用mmHg,但用mmHg时应注明1 kPa=7.5 mmHg。当量浓度改为摩尔浓度(mol·L-1,mmol·L-1,μmol·L-1)。相对分子质量已知的情况下,质量浓度也应换算为摩尔浓度。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总蛋白、脂蛋白、总血脂等的含量仍使用“g·L-1”;葡萄糖、钾、尿素、皮脂酮、肌酸、铁、铅、抗坏血酸等用“μmol·L-1”,体积做分母时一律用“升(L)”,不得用“cm3”、“mm3”、“dL”和“mL”。一个组合单位内不得有2条或2条以上斜线,如mg/kg/d应为mg·kg-1·d-1。1秒应写为1 s,2分钟应写为2 min,3小时应写为3 h,7年应写为7 a。国际单位用U表示,微米采用μm不能用μ。

2.12 数字用法 凡有明显数量意义者均应用阿拉伯数字,如1个,1例等。小数点前、后若超过4位数时,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0.5 space,如3 053 233,4.256 1。4位阿拉伯数字单独使用可不空格。2×103~5×103可写为(2~5)×103,不得写为2~5×103,50%~80%可写为(50~80)%,不得写为50~80%;3 cm×4 cm×5 cm不得写为3×4×5 cm,或3×4×5 cm3。1995年不得略写为95年或’95年,也不得使用时间代名词,如今年、去年、明年、上个月、下个月等。

2.13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本刊对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做明确限制,凡是应该给出参考文献者,均应给出参考文献。所引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文献,以近5 a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未发表的个人观察资料和通信不得列为参考文献。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应仔细核对,保证准确无误。本刊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文后著录采用顺序编码格式。按照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如[1],[2],[3]……)依次标注,标注的形式如下:Vanich等[1]认为:处于失血状态下的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下的网脱患者,手术预后差[3-5];角膜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见参考文献[6]。作者1—3 位全列出,每位间加逗号,3  位以上仅写前 3 位,后加“等” 或“et al”;外文文献作者姓前( 全大写) 名后缩写,不加缩写点。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举例如下:

期刊文献

[1]JIA X Y,ZHANG Q J,GUO L,et al.Spectrum of pathological mtDNA mut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optic neuropathy[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1,42(4):325-329.

[2]王希梅,朱永明.加强护理实践教学物品规范化管理[ 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 (6):645-647.

书籍文献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1.

[2]方亚.抽样调查的样本量估算与统计分析[ M] //方积乾.卫生统计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