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9 14:42:54
1 文稿的篇幅、卷面、结构、首页注释、层次标题
1.1文稿的篇幅(包含文摘、图、表、参考文献,以出版版面计算):一般不超过7 000汉字(英文文稿,长度不限)。
1.2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英文稿不需要)、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
1.3 文稿首页地脚注释(以下格式中,空格、标点符号照写。)
收稿日期: yyyy-mm-dd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
通讯联系人:姓名,职称,E-mail:……
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博士后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讯联系人;
其他情况时,在作者简介后直接加E-mail,不写通讯联系人。
1.4层次标题序号
1.4.1层次标题左顶格。
1.4.2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例如,
一级标题使用1,2,3 …;
二级标题使用1.1, 1.2, 1.3, …;
1.4.3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 2), 3), …。这时,退2字起排。
再以下,使用a), b), c), …。这时,退2字起排。
1.4.4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1.5其他序号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
1.6插图和表格在文中的位置: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表。
2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
2.1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2.2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作者之间以“,”分隔。
2.3作者机构
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在作者隶属多个机构的情况下,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编号。
机构之间以“;”分隔。
2.4摘要
中文摘要的篇幅200~220字,信息具体。
摘要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
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
摘要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2.5关键词
2.5.1应有3~8个关键词。
2.5.2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
2.5.3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2.5.4其中的符号和缩略语应先加以说明。
2.6 中图分类号
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
3 英文摘要
3.1文题
3.1.1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
3.1.2长度一般不超过100个字母。
3.1.3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3.1.4第一个词不用冠词。
3.2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
3.2.1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
3.2.2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例如:WANG Dazhong。
3.3作者机构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后,要加国名。
3.4摘要正文
3.4.1字数为100~150单词。
3.4.2其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
3.4.3其中缩略语应加以说明。
3.4.4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
1)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
2)尽量使用简单句;
3)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
4)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
5)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
6)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不使用被动语态。
3.5关键词
3.5.1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与中文关键词相应。
3.5.2除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3.5.3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3.5.4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
4 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
4.1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
4.2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
4.3量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可带有角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
4.4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之间,留一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5 字符的正体和斜体
5.1斜体
1)量的符号、
2)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
3)一般函数符号、
4)变数符号。
5.2黑斜体
1)矢量(向量) 的符号、
2)矩阵的符号、
3)张量的符号。
5.2正体
SI词头和量单位、
从文字转化的角标、
阿拉伯数字、
叙述性文字、
化学元素符号、
缩略语、
仪器的规格型号、
某些常数的符号(仅限于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率π、复数的虚部 i 或 j )、
数学运算符(如: 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 、连加号∑、对数号(lg、ln、lb)、及sin、tan、lim、min、max等)。
6 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
6.1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6.2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
6.3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格。如“π=3.141 592 6”。
6.4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0.1~999之间。
7 插图
7.1插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12幅。
7.2插图的幅面:h×w= 50 mm×70 mm。
7.3插图的精度:约600 dpi。
7.4图注的字体、字号
字体:汉字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字号:统一用8 point。
7.5图线要求:主、辅线分明。
轮廓线、框线、曲线用粗线(0.8 p,或0.3 mm);
尺寸线、指引线、坐标轴用细线(0.4 p,或0.15 mm)。
7.6函数图要求
标目中,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MPa”;
标线数目:3~7个;
标线方向:刻度朝向图内;
标值圆整:宜为2、5的整倍数。
7.7照片、灰度图:清晰。
7.8地图、显微图:以比例尺表示尺度的放大和缩小。
8 表格
8.1表格的宽度:一般限25汉字(或48字符)。
8.2表示量值的表格宜用“三线表”。
8.3三线表的表头应放在第一行。
8.4三线表的表头中,应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MPa”。
9 参考文献
9.1参考文献的要求
9.1.1只列出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6条。
9.1.2参考文献中应包括两篇以上在《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上发表过的论文。
9.1.3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对其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
9.1.4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缩写,不加缩写点。
9.1.5作者不超过 3 人的姓名都写,超过 3 人的,余者写“,等”或“,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