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医护晋升材料交上去后却被打回?这些“低级错误”你是否也踩过?
时间:2025-09-30 11:01:09
每年一到晋升季,医院群里便开始“哀声一片”。
不是有人家的论文被退稿,就是谁的病例被质疑存在造假行为,而更多的人,则是在一个看似最微不足道的环节——申报材料上栽了跟头。
你以为只是简单地将文件打包、上传系统?
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材料哪怕出一点差错,晋升就得晚一年,这可不是在吓唬你。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那些“交上去就被打回”的离谱差错,看完你或许就会恍然大悟:并非你不够优秀,而是你交材料的方式太过“随性”。
✅ 错误一:将“复印件”误当作“原件”上传
这听起来像是个笑话,但确实有人这么做过。
有位呼吸科的姐姐,连续熬夜三天将材料整理得井井有条,结果系统一审核——“请提供原件扫描件”。她当场就愣住了:“我不是已经扫描了吗?”
再仔细一看,她上传的是复印件的扫描件,而且还是带水印的那种。
系统不认可,人工审核也不认可,只能打回重传,结果错过了当批次的审核时间。
?提醒:所有材料都必须是原件的彩色扫描件,不能是复印后再扫描的,更不能是拍照拼凑而成的。现在的系统识别能力非常强,别指望它会“看走眼”。
✅ 错误二:时间线对不上,工作经历仿佛“穿越”
有人2018年还在A医院工作,2020年却出现在了B医院的聘书上,中间两年空白无记录,系统直接标红提示:“请解释中断原因”。
更离谱的是,有人把聘任时间写错了,明明2019年才聘为主治医师,材料里却写成2017年,提前两年“晋升”,这不是明摆着让人怀疑造假吗?
?提醒:时间线一定要逐月核对准确,尤其是聘任书、劳动合同、社保记录这三样材料,必须形成闭环,别让审核人员帮你“推理”原因。
✅ 错误三:论文署名“隐身”了
有位兄弟,辛辛苦苦发表了一篇SCI论文,结果材料一交上去,就被打回了:“未见申报人姓名”。
他一脸茫然:“我明明是第三作者啊!”
再一看,原文署名用的是英文缩写,系统识别不出来,直接判定为无效。
?提醒:论文材料一定要高亮显示申报人的姓名,如果是英文文章,就在PDF中标注“XXX为申报人”,别让系统“看走眼”而误杀你。
✅ 错误四:病例材料“过于完美”,反而显得像假的
这是很多人容易踩的坑。
为了体现自己的“技术含量高”,有人专门挑选了术后零并发症、住院天数短、恢复极快的病例,结果审核专家一看:“这病例太典型了,疑似模板”。
结果被打回。
还有一位姐妹,提交了5份病例,病程记录却一模一样,连标点符号都不带变的,系统直接判定:“疑似批量复制”。
?提醒:病例要选择真实、复杂、有讨论价值的,不要“过度美化”,更不要复制粘贴病程记录,专家一看就知道你是不是在“演戏”。
✅ 错误五:盖章盖错了,连医院都不认可
有位老哥,材料都准备齐全了,结果却被打回了:“盖章单位与执业地点不符”。
一问才知道,他人在总院工作,材料上盖的却是分院的章,系统直接判定:“非本单位申报”。
还有更惨的,盖的是科室章,而不是人事章,系统一句:“无效用印”,就直接打回了。
?提醒:盖章前,一定要先看系统要求,是盖“人事章”还是“单位公章”,是“总院”还是“执业机构”,别盖错了再跑一趟,耽误的是你自己的时间。
✅ 错误六:系统上传“张冠李戴”
这是最冤枉的一种情况。
有人把论文传到了病例栏,把聘书传到了考核表栏,系统不会提醒你传错了,只会说:“缺少材料”。
等你发现时,审核批次已经结束了。
?提醒:上传前,要逐栏核对文件名,最好每个文件都命名清楚,比如“2022年聘书-XXX医院-主治.pdf”,别用“111.pdf”这种自己都找不到的名字。
✅ 错误七:错过了“deadline”,系统直接关闭
很多人以为“截止当天”还能上传材料,结果系统提前一天就关闭了,或者当天17:00准时锁死,晚一分钟都传不上去。
有位急诊科的兄弟,通宵值班后想着“回来再传”,结果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系统已经关闭了,只能等下一年了。
?提醒:提前3天传完材料,别赌系统会为你一个人延迟关闭。
✅ 最后,送你一份“材料避坑清单”
时间线
项目 | 检查点 |
---|---|
扫描件 | 是否为原件彩色扫描? |
聘任、社保、执业地点是否闭环? | |
论文 | 是否标注申报人姓名? |
病例 | 是否真实、复杂、非模板? |
盖章 | 是否为人事章/单位公章? |
上传 | 是否传对栏目? |
截止时间 | 是否提前3天完成? |
? 写在最后
晋升这事,并非比谁更优秀,而是比谁更细心。
你熬夜写论文、做课题、拼临床,最后却栽在一个PDF文件上,真的不值得。
别让你的努力,因为一个低级错误而付诸东流。
转发这篇文章给正在准备材料的同事吧,说不定就能救她一年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