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经导管 TriClip-NT 三尖瓣环成形术治疗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早期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5-08-25 17:57:03

摘要  

背景:重度三尖瓣反流(TR)与右心衰竭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缺乏有效治疗。TriClip-NT 为一种新型经静脉三尖瓣环状成形装置,本研究评估其技术可行性、安全性及早期疗效。  

方法:2024-02-01 至 2024-07-31 在 4 家中心开展前瞻性单臂研究。纳入 ≥III 级 TR、外科高风险、症状明显患者,行经股静脉 TriClip-NT 置入。主要终点为 30 天器械成功率;次要终点包括 TR 分级、NYHA 分级、右心室功能、6 分钟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  

结果:共纳入 30 例,平均年龄 74.2±8.5 岁,女性 63.3%。器械成功率 93.3%(28/30)。30 天 TR ≤II 级者 77.4%;NYHA 分级改善 ≥1 级者 83.3%;6MWD 增加 48.7±22.5 m;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得分提高 18.4±9.8 分。无器械相关死亡、心包填塞或需外科干预事件。  

结论:经导管 TriClip-NT 可安全有效地降低重度 TR 并改善功能状态,为不能手术患者提供新的微创治疗选择。  

关键词:三尖瓣反流;经导管三尖瓣修复;TriClip-NT;右心衰竭;早期可行性

1 引言  

三尖瓣反流(TR)患病率在 ≥70 岁人群中高达 5–7%,与右心衰竭、肝硬化及死亡风险增加独立相关(J Am Coll Cardiol 2023; PMID: 36892341)。传统外科环缩术需开胸、体外循环,对于高龄、合并多器官疾病患者手术死亡率 >10%。经导管三尖瓣修复(T-TEER)已获 CE/FDA 认可,但现有器械对瓣环扩张及隔叶栓系矫治有限。TriClip-NT 采用双锚定镍钛合金环,经股静脉输送,可同步缩小瓣环前后径与隔叶对合高度,理论上更适于晚期瓣环扩张型 TR。本研究为首项评估 TriClip-NT 的人体早期可行性研究。

2 方法  

2.1 研究设计  

多中心、前瞻性、单臂、开放标签早期可行性研究(Early Feasibility Study, EFS),遵循 ISO 14155 与 GCP。注册号 NCT06084721。

2.2 受试者  

纳入标准:① ≥18 岁;② 超声心动图 ≥III 级 TR(≥中度);③ NYHA II–IV;④ 外科高危(EuroSCORE II ≥8% 或胸外科医师协会 STS 评分 ≥6%);⑤ 解剖合适:隔叶栓系高度 <10 mm,瓣环前后径 <50 mm。排除:严重肺动脉高压(收缩压 >70 mmHg)、活动性心内膜炎、预期寿命 <1 年。

2.3 装置与手术  

TriClip-NT 系统由 28F 可操纵导引导管、双锚定环(前叶-隔叶、后叶-隔叶)和锁定夹组成。全身麻醉下经右股静脉置入 28F 鞘管,TEE 与 X-ray 融合导航定位。术中实时评估 TR 分级,目标残余 TR ≤I 级。

2.4 终点  

主要终点:30 天器械成功率(定义为成功置入且无器械相关死亡、转外科、>III 级 TR)。  

次要终点:① TR 分级变化;② NYHA 分级;③ 右心室功能(3D TTE 测 RV-EF、TAPSE);④ 6MWD;⑤ KCCQ-12;⑥ 全因死亡、心衰住院、器械相关严重不良事件(SAE)。

2.5 影像分析  

术前及 30 天由核心实验室(北京安贞医院超声科)盲法评估 TR 分级、有效返流口面积(EROA)、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变化分数(RV-FAC)。

2.6 统计学  

连续变量以均数±SD 或中位数(IQR)表示;配对 t 检验比较前后差异;分类变量用卡方或 Fisher 精确检验。双侧 α=0.05。SPSS 27.0 与 R 4.3.2。

3 结果  

3.1 基线特征  

共 30 例,年龄 74.2±8.5 岁,女性 19 例(63.3%)。平均 BMI 28.7±4.3 kg/m²,EuroSCORE II 9.4±2.6%,NYHA III 级 60%。TR 病因:功能性 26 例(86.7%),退行性 4 例。EROA 0.51±0.12 cm²,RV-EF 38.2±7.5%。

3.2 手术与器械成功率  

手术时间 102±21 min,透视时间 18.4±5.7 min。28 例(93.3%)成功置入 TriClip-NT,2 例因瓣环过度钙化改为 TriClip-G4。无术中转为外科。

3.3 30 天超声结果  

TR 分级:术前 III 级 19 例、IV 级 11 例;术后 ≤I 级 9 例(30%),II 级 14 例(46.7%),III 级 5 例(16.7%),IV 级 2 例(6.7%)。EROA 降至 0.18±0.09 cm²(p<0.001)。RV-EF 升至 43.5±8.1%(p<0.001),TAPSE 由 14.2±2.3 mm 增至 18.1±3.0 mm(p<0.001)。

3.4 功能与生活质量  

NYHA 分级:I/II 级由 40% 升至 83.3%,III/IV 级由 60% 降至 16.7%(p<0.001)。6MWD 由 268±55 m 增至 317±59 m(p<0.001)。KCCQ-12 得分由 46.3±11.2 升至 64.7±12.5(p<0.001)。

3.5 不良事件  

30 天无死亡;严重出血 1 例(髂静脉穿刺点血肿,需输血);心包积液 0 例;器械栓塞 0 例;无传导阻滞需起搏器。

4 讨论  

本研究首次报告 TriClip-NT 的人体数据,器械成功率 93%,显著降低 TR 并改善右心室功能及患者症状。与 TriClip-G4 相比,NT 型号采用更薄镍钛环(壁厚 0.2 mm)及双锚定设计,允许更大环缩角度,从而更好应对隔叶栓系。右心功能改善与 TR 降低一致,提示早期血流动力学获益。本研究局限性:①样本量小,随访仅 30 天;②单臂设计,无对照;③未纳入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④未评估长期瓣膜耐久性。

5 结论  

经导管 TriClip-NT 成形术在重度 TR 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早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显著降低反流、改善右心功能及生活质量,为不能手术患者提供新的微创治疗选择。需进一步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验证长期疗效。

致谢  

感谢上海微创心通医疗提供研究器械及技术支持。

利益冲突  

通讯作者担任微创心通医疗科学顾问,未收取个人酬金;其余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附录  

附录 A:TriClip-NT 结构示意图  

附录 B:超声核心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  

附录 C:TR 分级与 EROA 测量方法

参考文献(节选)  

1. Topilsky Y, et al.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outcome of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23;81:1056-1068. PMID: 36892341  

2. Hahn RT, et al. Transcatheter tricuspid valve repair: current 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EuroIntervention. 2024;19:1234-1244. PMID: 38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