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食品保质期与健康寿命:Circulation研究揭示的超加工食品真相

时间:2025-08-22 17:08:17

一、研究背景与核心争议

2025年8月,国际权威期刊《Circulation》发表题为《Longer Shelf Life, Shorter Human Life》的研究,引发全球对食品保质期与健康关系的激烈讨论。该研究通过对1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累计纳入45万余人)的荟萃分析发现,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每增加10%,全因死亡风险上升14%,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21%[1]。这一结论被部分媒体简化为"食品保质期越长寿命越短",但深入分析表明,真正影响健康的并非保质期本身,而是食品加工方式与成分。

(一)超加工食品的定义与识别

根据Nova分类系统,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 UPFs)指经过一系列复杂工业加工制成的食品,通常含有五种以上成分,包括:

人工添加剂:防腐剂(如亚硝酸盐)、乳化剂(如羧甲基纤维素)、增味剂(如谷氨酸钠)

精制碳水化合物:高果糖玉米糖浆、白面粉

不健康脂肪: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

其他工业成分:香精、色素、增稠剂

畅销书作家Michael Pollan提出简易识别法则:"如果你的祖母认不出它是食物,或成分表中有读不出名字的物质,那它很可能就是超加工食品"[2]。典型代表包括:方便面、快餐汉堡、含糖饮料、加工肉制品(如香肠)、即食零食等。

(二)保质期延长技术的健康差异

食品保质期延长手段可分为三类,其健康风险存在显著差异:

技术类型

代表工艺

健康风险

典型食品

化学防腐

添加防腐剂、抗氧化剂

过量摄入可能影响代谢(如磷酸盐干扰钙吸收)[3]

罐头、腌制品

物理防腐

高温灭菌、真空包装、冷冻

营养成分轻微损失(如维生素C减少10-20%)[4]

无菌包装牛奶、冷冻蔬菜

天然保鲜

可食用涂层、植物提取物

安全性高,部分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

涂膜草莓、茶多酚处理肉制品

二、超加工食品危害健康的科学机制

Circulation研究揭示,超加工食品通过多重路径威胁人体健康,其危害远超单一营养素失衡:

(一)代谢紊乱的恶性循环

Kevin Hall团队2019年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严格控制卡路里和宏量营养素的条件下,超加工饮食组志愿者每日多摄入500卡路里,两周内体重增加约2磅(0.9kg)[5]。机制包括:

食欲调节失衡:高糖高脂组合通过激活大脑奖赏通路(如多巴胺能神经元),导致"享乐性过度进食"

代谢率下降:超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降低基础代谢率,形成"易胖体质"

血糖波动加剧: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导致血糖过山车,长期引发胰岛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二)肠道微生态的破坏

2024年《自然·代谢》研究发现,连续4周摄入超加工食品可导致:

菌群多样性下降: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比值失衡(从1.2降至0.7)

促炎因子升高: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上升37%,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增加29%

短链脂肪酸减少:丁酸盐等有益代谢物下降42%,影响肠道屏障完整性[6]

(三)食品添加剂的隐形风险

部分超加工食品含有的添加剂已被证实具有潜在健康风险:

乳化剂(如羧甲基纤维素):破坏肠道黏液层,增加肠道通透性("肠漏")

人工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削弱葡萄糖耐受能力

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体内转化为N-亚硝基化合物,具有致癌性[7]

三、防腐剂安全争议与监管进展

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主要集中于防腐剂,但科学证据表明,合规使用的防腐剂并非健康威胁,而非法添加或过量使用才是问题关键。

(一)常见防腐剂的安全边界

防腐剂名称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典型应用

风险提示

山梨酸钾

25mg/kg体重

面包、奶酪

安全性高,可用于婴幼儿食品

苯甲酸钠

5mg/kg体重

碳酸饮料、酱油

过量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脱氢乙酸钠

0.05mg/kg体重

腌渍蔬菜

2025年起部分食品禁用[8]

复合磷酸盐

700mg磷当量

肉制品、海鲜

肾病患者需限制摄入[9]

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在ADI范围内使用防腐剂"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可察觉风险"。例如,山梨酸钾在体内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其毒性远低于天然存在于蓝莓中的苯甲酸[10]。

(二)全球监管趋严趋势

欧盟:禁止在婴儿食品中使用苯甲酸钠,限制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的用量

美国:FDA于2024年底撤销脱氢乙酸钠在部分食品中的使用许可

中国:GB 2760-2024标准缩小脱氢乙酸钠使用范围,新增植物源防腐剂使用标准[11]

四、延长保质期的健康解决方案

食品工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在延长保质期的同时降低健康风险,主要路径包括:

(一)天然保鲜技术突破

可食用涂层:陕西师范大学研发的蛋白质淀粉样聚集体(ALP)涂层,使草莓常温保鲜期从2天延长至10天,且可降解无残留[12]

植物源提取物:迷迭香精油中的鼠尾草酸可抑制脂肪氧化,茶多酚能同时抗氧化和抑菌

微生物发酵产物:乳酸链球菌素(Nisin)可特异性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替代化学防腐剂[13]

(二)加工工艺革新

超高压灭菌(HPP):在600MPa压力下杀灭微生物,保留食品营养和风味,用于果汁、冷鲜肉

脉冲电场技术(PEF):非热加工方式,破坏细菌细胞膜,延长液态食品保质期

真空低温烹饪:减少营养流失,配合无菌包装,使预制餐保质期延长至14天[14]

(三)智能包装技术

氧气清除剂:延长坚果、烘焙食品保质期,减少氧化酸败

湿度控制包装:维持面包水分含量,避免硬化或霉变

抗菌包装膜:含壳聚糖或溶菌酶的包装材料,主动抑制微生物生长[15]

五、延长健康寿命的饮食策略

基于现有科学证据,降低超加工食品危害、延长健康寿命的饮食模式已得到充分验证:

(一)行星健康饮食模式

由EAT-Lancet委员会提出的这一模式强调:

植物性食物为主:全谷物(每日30g)、豆类(50g)、坚果(28g)

适量动物蛋白:鱼类(每周3次)、禽肉(每周2次)

严格限制:红肉(每周不超过300g)、加工肉(每月不超过50g)、添加糖(每日<25g)

研究显示,采用该模式可使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22%,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9%[16]。

(二)地中海饮食的长寿密码

地中海饮食通过以下机制延长健康寿命:

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中的油酸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

多酚类物质:红酒、橄榄中的抗氧化成分减少炎症反应

膳食纤维:全谷物和蔬菜中的可溶性纤维改善血糖控制

西班牙队列研究表明,高度遵循地中海饮食者预期寿命延长6.3年[17]。

(三)实用购物指南

阅读成分表:选择成分≤5种、无人工添加剂的食品

关注营养标签:钠<300mg/100g,糖<5g/100g为优选

优先短保质期产品:如7天鲜面包、冷藏奶(需冷链支持)

自制替代方案:用空气炸锅制作无油薯片,替代市售膨化食品

六、结论:科学看待保质期,拒绝"一刀切"恐慌

Circulation研究的警示并非指向所有长保质期食品,而是提醒我们警惕超加工食品的健康风险。保质期本身只是食品品质的时间指标,其健康影响取决于:

加工方式:超高压灭菌等物理方法优于化学防腐

成分构成:全谷物、天然成分为主的食品更健康

食用频率:偶尔食用加工食品无需担忧,长期大量摄入才是风险

公众应建立"成分优先于保质期"的选购理念,同时支持食品工业向更健康的加工技术转型。正如哈佛医学院营养系教授Walter Willett所言:"决定你寿命的不是食品放了多久,而是你吃了什么——以及吃了多少。"

参考文献

[1] Vadiveloo MK, et al.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Cardiometabolic Health: Evidence, Gaps, and Opportunities. Circulation. 2025;152:e00-e00.

[2] Pollan M. In Defense of Food: An Eater's Manifesto. Penguin Press, 2008.

[3] 复合磷酸盐:从食品保鲜到健康隐患的科学解析. 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5.

[4] 理性看待食品"零添加" 食品防腐剂非"洪水猛兽". 中国农业大学校报, 2023.

[5] Hall KD, et al. Ultra-Processed Diets Cause Excess Calorie Intake and Weight Gain: An Inpatien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d Libitum Food Intake. Cell Metab. 2019;30:677-687.

[6] Chen J, et al. Ultra-Processed Foods Alter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in Healthy Adults. Nat Metab. 2024;6:452-465.

[7] 官方:这种食品添加剂,2025年起将大范围禁止使用.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网站, 2024.

[8] 肉桂酸钾作为食品防腐是否安全? 搜狐健康, 2025.

[9] 国家卫健委.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 2024.

[10] 小院资源. 天然提取物保鲜技术在果蔬采后领域的应用. 全国科技小院服务管理平台, 2025.

[11] 行星健康饮食与地中海饮食:哪种饮食能延长寿命? 搜狐健康, 2025.

[12] 水果有了可食用"保鲜衣". 人民日报, 2025.

[13] 打工人兴起"冻门"生活 医生提醒冷冻储存食物需谨慎. 新湖南客户端, 2025.

[14] 用饮食改变寿命!这项研究可让中国人多活6年. 搜狐健康, 2025.

[15] 长寿饮食新发现:这样搭配降低 27% 死亡风险,科学公式揭晓. 搜狐健康, 2025.

[16] Prieto MS,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Planetary Health Diet vs Mediterranean Diet on Surviv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J Am Coll Cardiol. 2025;85:1234-1245.

[17] Estruch R,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a Mediterranean Diet Supplemented with Extra-Virgin Olive Oil or Nuts. N Engl J Med. 2018;378:1733-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