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364名执业药师证书被注销引行业震荡
时间:2025-07-15 11:27:16
近日,某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公告,宣布对364名执业药师依法启动证书自动注销程序。这一数字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执业药师总量,犹如突然撤走支撑药事服务的“基础骨架”,引发行业震动。
违规成因:三大核心问题浮出水面
本次大规模证书注销事件中,监管部门披露的三大主因值得关注。首要问题聚焦于未参加年度考核,占比达45%。根据《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执业药师需通过定期考核证明专业能力,其流程如同驾驶证的“年度审验”,未按时完成者将触发注销机制。第二类问题涉及继续教育学分不达标,约38%的涉事人员因未完成法定90学时继续教育要求被处理。新修订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规定》明确,继续教育形式包含脱产培训与网络课程,未达标者如同“学分未修满的留级生”,直接丧失执业资格。剩余17%案例属于重大执业违规,包括挂证脱岗、处方审核失职等触碰红线的行为。此前朝阳市曝光的3名药师因违规销售管制类药物被永久注销资格,正是此类典型案例。
制度铁幕:注销程序背后的法规体系
此次事件暴露出执业药师监管体系的“三重过滤网”机制。第一层筛选依据《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对注册期满未延续、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等六类情形实行强制注销。第二层防线针对隐性违规,如年度考核缺位或继续教育中断,这类“慢性违规”通常通过省级监管平台大数据比对锁定。第三层则是主动稽查,药监部门通过飞行检查发现严重执业过失,例如某连锁药店被查出12名药师同时段“人证分离”,直接触发批量注销程序。
蝴蝶效应:行业生态链的连锁震荡
证书注销产生的冲击波已传导至多个环节。对涉事个人而言,不仅意味着三年执业禁止(如冀玉茹案中明确的三年注册限制期),更可能面临用人单位追偿培训费用的法律纠纷。在医疗机构端,某三甲医院因8名药师范畴被注销,被迫暂停夜间药学门诊服务。零售药店领域影响更为剧烈,部分连锁企业证书持有率已跌破85%的GSP认证底线,面临闭店整改风险。
亡羊补牢:合规执业重建指南
针对行业动荡,专家提出三维应对策略。首先,执业药师需建立“学分银行”概念,利用省级药监部门认可的在线教育平台(如某省2024年上线的“药学分”APP),将碎片化学习转化为有效学时。其次,用人单位应设立“执业监护期”,在新人注册后三个月内进行法规强化培训,避免无意识违规。更重要的是构建风险预警系统,例如某医药集团开发的“证照健康度监测平台”,可提前90天提醒注册延续与考核节点。
监管风向: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防控
此次事件折射出药品监管模式的范式转变。2024年实施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规定》已引入区块链学时存证技术,每个学分获取需经过“人脸识别+GPS定位+实时答题”三重验证。多地试点中的“智慧药师”监管平台,更能通过AI分析处方审核记录,自动标记异常执业行为。这些技术手段如同为药师执业装上“黑匣子”,使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这场行业整顿风暴,既是对个体执业者的警示钟,更是医药分家改革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当364张注销令化作悬挂在每个药房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合规执业不再只是道德约束,而是关乎行业存续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