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重磅消息!“1小时血糖”正式写入IDF指南,8.6/11.6成为糖尿病诊断新标准!
时间:2024-04-10 15:57:04
2024年3月28日,《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关于负荷后1小时血糖诊断中度高血糖和2型糖尿病的立场声明》于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期刊重磅发布!
立场声明收集总结了40多年来有关“75克
➤1-h PG≥8.6 mmol/L(155 mg/dL):被认为患有IH,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并鼓励参与糖尿病预防计划。
➤1-h PG≥11.6 mmol/L(209 mg/dL):被认为患有T2D,应复查确认诊断,然后转诊给予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为什么将“1-h PG”纳入到高血糖诊断?——当前诊断标准存在诸多不足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估计,2021年,全球有5.37亿人患有糖尿病,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7.83亿人。此外,2021年,估计有5.41亿人伴有糖耐量受损,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7.3亿人。
立场声明指出,现有的诊断标准,如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OGTT 2小时血糖(2-h PG)可能无法及时识别出处于糖尿病发展早期阶段的个体,导致漏诊一些血糖水平已经升高但尚未达到诊断阈值的人群。
并且,传统的诊断方法可能无法准确预测个体发展为T2D或其并发症的风险,例如,仅使用FPG或HbA1c可能无法充分反映个体餐后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此外,由于对FPG或2-h PG的血糖水平的依赖,可能导致对IH和T2D的诊断延迟,从而错失了早期干预的机会。例如,以现在的标准糖耐量正常但1-h PG升高的个体,而这些人群可能已经存在
鉴于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需要一种更敏感、更实用的方法对IH和T2D进行准确预测,以便进行早期预防或治疗。
“1-h PG”在预测糖尿病及并发症方面具有哪些价值?
立场声明指出,在过去的40年里,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已经证实,在不同种族、性别和年龄的人群中,1-h PG相比FPG、HbA1c和2-h PG在预测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包括死亡)方面具有更高的价值。
例如,1-h PG能够识别出正常糖耐量但具有发展T2D高风险的人群;高1-h PG水平与更差的代谢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相关;高1-h PG水平能够预测微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致命性冠状动脉疾病和死亡风险的增加;高1-h PG水平能够识别
表1 1-h PG≥8.6 mmol/L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不良结局相关
2-h PG提示糖耐量正常,还需不需要评估1-h PG?
需要!立场声明指出,NGT患者1-h PG≥8.6 mmol/L(155 mg/dL)对预测T2D进展、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囊性纤维化相关糖尿病、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和具有危险因素个体的死亡率具有高度准确性。
MPP和以色列GOH研究对比了1-h PG和2-h PG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净预测值。在上述两项研究中,1-h PG的敏感性明显更高,特异性略低。1-h PG≥8.6 mmol/L并伴有IGT的个体发生微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死亡率的风险最大,这可能表明1-h PG水平的升高,相比IGT的出现能更早地将风险个体识别出来。
为什么2-h PG 正常,1-h PG却升高?
立场声明指出,从正常葡萄糖稳态到T2D的自然病程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β细胞功能代偿期。在这个阶段,由于胰岛素抵抗增加,β细胞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第二阶段:β细胞功能维持但质量减少期。此阶段β细胞仍能保持一定的功能,但β细胞数量开始减少,导致胰岛素分泌能力逐渐下降。
➤第三阶段:β细胞功能不可逆损害期。这是病程的最后阶段,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响应能力不可逆地受损,胰岛素分泌无法维持血糖稳态,从而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展。
整个过程可能持续十多年,在此期间,FPG和2-h PG水平可能仍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研究发现,具有高1-h PG的NGT个体β细胞的葡萄糖敏感性已出现受损,但由于尚存足够的β细胞和第二时项胰岛素分泌,仍然维持了NGT状态。随后,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的丧失导致IGT和逐渐明显的T2D。
参考资料:ergman M, Tuomilehto J.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Position Statement on the 1-hour post-load plasma glucose for the diagnosis of intermediate hyperglycaemia and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24 Mar 25: 111636.DOI: 10.1016/j.diabres.2024.111636, PMID:3853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