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观中外指南“同”与“异”,思如何助力CD30+淋巴瘤*患者的更长生存

时间:2024-03-13 10:54:48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对标美国的NCCN指南,聚焦肿瘤的新型治疗领域如靶向和免疫治疗,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紧跟国内外学术进展,每年一次的修订保证指南的时效性和权威性,是众多中国临床医生信赖的口袋“宝典”。对于CD30+淋巴瘤*的治疗,这两大指南推荐的方案是否存在区别呢?


解析中外指南的证据等级、推荐等级


总体而言,CSCO指南和NCCN指南的证据分类水平相似,但推荐等级的定义存在较大差异。CSCO指南基于中国国情,每年修订一次,其推荐等级的设置充分发挥中国学者的智慧、考虑临床实际情况和患者需要;NCCN指南至少每年进行审查和更新一次,其推荐等级主要基于证据水平以及专家组成员的意见进行设置。


在CSCO指南中,证据分类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1A类、1B类、2A类、2B类、3类。证据类别高(1类和部分2A类)、可及性高的方案作为Ⅰ级推荐,也是最重量级别的推荐,必须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药品才可以纳入。对于证据水平较高、专家共识度稍低或可及性较差的方案作为Ⅱ级推荐,临床实用但证据水平不高的方案作为Ⅲ级推荐。


在NCCN指南中,证据分类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1类、2A类、2B类、3类。“Preferred intervention”是治疗优选,指具卓越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一定的可负担性的疗法;“Other recommended intervention”和“Useful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仅作为备选。

中外指南均重视移植,ASCT多作为R/R cHL的首选


作为肿瘤领域的传统疗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最早于1957年由E.Donnall Thomas教授应用于临床治疗,随后的几十年直至今天,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淋巴瘤等众多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拥有重要的地位。


对于CD30+淋巴瘤*的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是适合移植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和复发/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R/R sALCL)的二线治疗推荐,设置为二线挽救治疗达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后的巩固治疗。


与ASCT相比,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由于受供者限制,且累积非复发死亡率(NRM)较高,一般作为R/R cHL行ASCT复发后、仍然对化疗敏感患者的选择1,2,4。对于挽救治疗敏感的R/R sALCL患者,如果有合适供者推荐行allo-HSCT,若无合适供者则考虑ASCT1。对于蕈样霉菌病(MF),allo-HSCT是可能的根治性手段。


尽管近年来我国淋巴瘤患者的ASCT例数快速增长,但ASCT率远不及西方国家,一项美国移植现状分析显示2018年美国预估ASCT数达13,924例;而在人口众多的我国,直到2021年ASCT数才首次突破5000例(5366例,占总体移植的30%),仍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ASCT在我国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普及。

观中外差异,立足中国国情,CD30+淋巴瘤*患者如何选择更佳方案?


对于CD30+淋巴瘤*ASCT前的挽救治疗,NCCN指南与CSCO指南的推荐方案总体相似,例如在R/R cHL中均推荐了维布妥昔单抗(BV)、挽救性化疗方案、PD-1单抗等等,但这两大指南对于治疗方案的推荐等级上却有不同的设置。


R/R cHL:NCCN指南将BV单药、挽救化疗、BV+化疗、BV+PD-1单抗均设置为18-60岁患者的Preferred intervention(2A类),而在CSCO指南中对于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二线挽救化疗的推荐级别更高(I级),BV单药和PD-1单抗单药作为II级推荐(BV证据水平更高,为2B类,而PD-1单抗为3类);但对于不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BV单药作为I级推荐(2B类)。


R/R sALCL:不管是否符合移植条件,两大指南中BV的推荐级别均较高,在CSCO指南中为I级推荐(1A类),在NCCN指南中为Preferred intervention(2A类)。但不同的是,NCCN指南中挽救化疗仅为Other recommended intervention,但CSCO指南中挽救化疗大部分为I级推荐。


既往经系统治疗的MF/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NCCN指南和CSCO指南对系统治疗的应用场景较为相似,例如对于IA~IIA期MF的患者均以皮肤定向治疗为主,对于高肿瘤负荷、皮肤广泛受累的IA~IIA期,或IIB~Ⅳ期MF患者,均应考虑系统治疗。其中BV的推荐级别均较高,在CSCO指南的MF治疗中为I级推荐,在NCCN指南的MF/pcALCL治疗中均为Preferred intervention(2A类)。


专家述评


李兰芳教授:CSCO指南又被誉为“中国的NCCN指南”,在业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不同于NCCN指南,CSCO指南立足中国国情,兼顾地区发展不均衡和药物可及性等因素以及中国的医保政策,对中国的医生在临床中学习和应用更为方便。


BV作为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ADC),于2022年首次纳入我国的国家医保目录,如今也成功续签2023版国家医保目录,药物可及性佳,在基于中国国情的CSCO指南以及美国NCCN指南中均具有较高的推荐级别和证据水平。多年来BV在全球的应用也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在SG035-0003研究中,R/R cHL经BV单药治疗后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22%和41%,CR患者分别为52%和64%;在C25010研究中,R/R sALCL经BV单药治疗后可获得67%客观缓解率(其中CR率56%),12个月PFS率和OS率分别为56%和65%;在ALCANZA研究中,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pcALCL和MF患者经BV治疗后对比甲氨蝶呤或贝沙罗汀可提升持续≥4个月的客观缓解率,并延长PFS8-10。在指南引领以及医保赋能下,相信靶向CD30 ADC将驱动中国CD30+淋巴瘤*患者实现更长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