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临床实用 | 紫杉类药物应用细节知多少?

时间:2024-03-06 10:34:37

紫杉类抗肿瘤药物是目前抗肿瘤领域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其广泛用于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1]。那么,常用的紫杉类药物有哪些?他们之间有何区别?特殊人群如何使用?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一系列问题。


一、常用的紫杉类药物


常用的紫杉类药物包括紫杉醇注射液、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等。

紫杉醇注射液可用于进展期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的治疗,建议用量为135-175mg·m-2,每3周1次[1]。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可用于卵巢癌、乳腺癌、NSCLC等的治疗,建议用量为135-175mg·m-2,每3周1次[1]。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可用于转移性乳腺癌、乳腺癌等的治疗,建议用量为260mg·m-2,每3周1次[1]。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可用于NSCLC等的治疗,建议用量为230-300mg·m-2,每3周1次[1]。


二、紫杉类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紫杉醇注射液禁用于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的严重骨髓抑制、正使用索拉非尼、活病毒疫苗者及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1]。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禁用于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者、哺乳期妇女[1]。慎用于肝功能障碍者、儿童[1]。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禁用于总胆红素(Tbil)>5倍正常值上限(ULN)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0倍ULN者、基线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者、正使用索拉非尼、托法替尼、他克莫司(外用)、乌帕替尼克拉屈滨、活病毒疫苗者及妊娠期妇女[1]。避免用于正使用地诺单抗、去铁酮、帕利夫明者[1]。不推荐用于哺乳期妇女。慎用于老年人[1]。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禁用于基线中性粒细胞数<1.5×109/L者、妊娠期妇女[1]。不推荐用于中度或重度肝功能不全、中度或重度肾功能不全者及哺乳期妇女[1]。


三、紫杉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紫杉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变[1-6]。


1. 过敏反应[1-6]

可发生于输注期间或输注后,通常在化疗第1、2个周期内。大多数症状较轻,如皮肤瘙痒、皮疹、面部潮红、荨麻疹、发热等,一般通过调低输注速率可缓解,在停止输注后可迅速消退。也可发生严重严重过敏反应,如弥漫性荨麻疹、胸闷、心慌、血压变化、心悸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等。


(1)预防用药[1-6]

紫杉醇注射液预防过敏反应建议三药联合即地塞米松(治疗前12h及6h分别口服20mg,或治疗前30-60min单剂量静脉滴注20mg);苯海拉明(治疗前30-60min肌内注射50mg)或异丙嗪(治疗前30-60min肌内注射25mg);西咪替丁(治疗前30-60min静脉滴注300mg)或雷尼替丁(治疗前30-60min静脉滴注50mg)或法莫替丁(治疗前30-60min静脉滴注20mg)。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预防过敏反应建议化疗前30min三药联合预处理即地塞米松(静脉滴注5-10mg);苯海拉明(肌内注射50mg)或异丙嗪(肌内注射25-50mg);西咪替丁(静脉滴注300mg)。预处理方案中异丙嗪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苯海拉明,异丙嗪可抗组胺、止吐、镇静、抗胆碱等,在含铂化疗方案中不宜使用异丙嗪。


(2)治疗用药[1]

目前用于紫杉醇类药物过敏反应的药物有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H1/H2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异丙嗪、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


2. 骨髓抑制[1,3-5]

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存在胆红素升高或氨基转移酶异常伴ALP(碱性磷酸酶)升高者发生风险更高。药物可选用造血生长因子,长效粒细胞刺激集落因子建议化疗后24-72h使用,不建议周疗方案期间使用。

3. 周围神经病变[1,3-5]

表现为手脚的麻木、感觉异常、刺痛或神经性疼痛。预防可使用冷冻疗法(冰手套、袜子等)、加压手套等,治疗用药可选用度洛西汀等,度洛西汀推荐用于治疗疼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建议起始剂量口服30mg/次,1-3次/d,最大剂量为60mg/d。神经营养药物可预防与改善感觉异常症状。

4. 恶心呕吐[1,3-5]

紫杉醇类药物为低度致吐风险,一般建议选用止吐药物如地塞米松、5-HT3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乳腺癌除外)预防呕吐。若联用其他中度致吐风险药物,推荐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对伴有其他高危因素或既往使用上述方案预防后仍恶心呕吐者,推荐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或5-HT3受体拮抗剂+奥氮平+地塞米松。若联用高度致吐风险药物,一般推荐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若仍有呕吐可再增加奥氮平。

5. 其他

紫杉烷急性疼痛综合征(TAPS)较常见,可在用药后1-3d发生,持续5-7d的关节痛、肌痛,一般症状较轻且通常一过性。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常用于缓解紫杉醇类药物相关的关节痛、肌痛[1,3-5]。手足综合征可局部涂抹尿素霜、口服维生素B6,可临时涂抹含糖皮质激素软膏、抗感染软膏[1]。瘙痒可局部外用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可临时涂抹含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剂/乳膏剂[1]。对紫杉醇类药物的外渗可皮下注射解毒药物、干热敷、硫酸镁湿敷等[1,3-6]。口腔黏膜炎可口服维生素B6,可临时涂抹利多卡因凝胶[1]。

参考文献

1.紫杉类抗肿瘤药物药学服务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12):1409-1427

2.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化疗所致过敏反应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肿瘤药学,2023,13(6):693-701

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肿瘤杂志,2023,45(3):203-208

4.中国紫杉类药物剂量密集化疗方案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癌症杂志,2019,29(11):9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