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简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双月刊,也是目前我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中唯一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力图为行业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本刊内容涵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多个领域,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等多个特色栏目。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a bimonthly journal managed by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sponsored by China Rehabilit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Deaf Children. It is by far the only 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t aims to spread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build a commo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and parents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he journal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and has establish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 columns, such as Expert Forum, Basic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ibune, Review, New Technology and Case Study.

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7 14:51:29

1.jpg

《中西医结合研究》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中西医结合的全国性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双月刊,设有临床论著、实验研究、述评、专题笔谈、思路与方法、临床经验、学生园地、学术探讨、病例报告、文献综述等栏目。请您根据您的论文内容确定投稿的栏目。

 

1  投稿

1.1 来稿采用Word文件格式,并将通过本刊投稿系统投稿,投稿时请一并提交单位证明,注明对稿件真实性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和署名无争议等项。

1.2 如系各类基金资助项目文稿,请在文题页页脚左下方位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90209009)”,并附寄项目任务书复印件。

1.3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1周内发出回执,3个月内发出稿件处理通知。未收到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请及时向编辑部查询。作者若欲改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

1.4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对来稿可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如不同意删改请事先申明。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将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

1.5 来稿被录用后,编辑部将酌收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费。

 

2  撰稿

2.1 总体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统计学处理正确。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及综述等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内(按所占版面计)一般不超过6000字,短篇报道和病例报告一般不超过1500字。

2.2 医学名词  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文稿内使用的术语应前后统一,新术语尚无统一译名时,首次出现应在术语后面圆括号内注明原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2.3 缩略语  在摘要及正文中,如原词过长且文内又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全称,后在圆括号内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英文全称及缩写词之间用逗号分隔。以后再出现时则用简称。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

2.4 文题名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一般不用副标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英文题名句首字母及实质性词汇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

2.5 作者署名和单位  作者姓名全部列出,置于题名下方。作者单位须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应分别注明单位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城市和邮政编码。投稿时要确定一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稿件的修改、交费和发表等事宜的通讯作者。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讯作者姓名、电话、E-mail信箱和通过邮局寄收邮件的详细地址与邮政编码。各类文稿均须附英文题名、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以及全部作者单位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的英译。姓名汉语拼音的写法为姓在前,名在后,姓字母均大写,名的第一个汉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前三位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和单位的英文名置于英文题名的下方。

2.6 摘要  临床论著、实验研究等文稿须附有中、英文摘要及3~5个关键词。临床论著、实验研究文稿摘要按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段格式撰写,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

2.7 关键词  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MeSH) 词表中选用规范词,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词汇可参考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编著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不能少于3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词首字母均小写。

2.8 正文格式和层次结构  实验研究一般分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临床论著和经验交流一般分为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各层次的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写标题文字;二级以上层次序号的数字间用下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不加圆点。编号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三级,最多不超过四级。

2.9 图和表  凡能用文字说明者,尽量不用图表。图表均应有简要的图题和表题。图、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在正文中标示。即使只有1张图或表,也须标示“图1”或“表1”。

2.9.1 图  每幅图应有简短的图题和(或)图注,图题、图注应置于图下方相应位置。

请将图片制作成JPEG格式,彩图分辨率300像素,线条图分辨率600像素。每张图片保存为一个独立的文件,文件名用第一作者姓名及图的序号命名,如“张三图1”。

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2.9.2 表  一律采用“三线表”,其内容不可与文字和图重复。表内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说明的事项(如P值等),以简练文字写在表的下方,表内依次用*、△、▲、□、■号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表内参数的单位应尽量相同,放在表的右上方;如各栏参数的单位不同,则放在各栏的表头内。均值±标准差用表示,置于表的右上方。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统计学处理结果统一用*、△、▲、□、■表示P<0.05;**、△△、▲▲、□□、■■表示P<0.01。

2.10 统计学  应写明所用统计学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统计学符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2.11 计量单位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

2.12 数字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2.12.1 时间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4位数表示,如1994年不能写成94年。避免用时间代词,如“今年”、“去年”等。小时用“h”表示,分钟用“min”表示,秒用“s”表示。

2.12.2 小数点  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时,每三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23 465.378 97。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

2.12.3 数字范围的表示形式  表示范围用“~”,不用“-”。5至10应为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9至5×109应为3×109~5×109,或(3~5)×109,不能写成3~5×109;60%至70%应写为60%~70%,不能写成60~70%。

2.13 参考文献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法,即按引文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外加方括号标注在文献作者的右上角;如文献作者名不出现时可作为文中词语的一部分引用。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et al”。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期刊文献的卷和期均须著录,专著的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份和引文所在页码等不能缺项。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文献为主,且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内部资料、私人通信、未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文题[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外文缩写按Index Medicus格式),年,卷 (期):起页-止页.举例:

[1] 王青,陈瑶,董浩旭,等. 揿针疗法对围绝经期焦虑和抑郁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8,10(4):169-172.

[2] Buxton AE, Lee KL, Fisher JD, et al. A randomized study of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N Eng J Med, 1999.341(25):1882-1890.

▲专著:[序号] 著者.书名[文献类型标志].版次(第1版可以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举例:

[1] 马宝璋,齐聪. 中医妇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135-137.

[2] Hazzard WR, Blass JP, Ettinger WH. Principles of geriatrics medicine and gerontology [M].4thed. New York: The McGraw-Hill Co.,199:867-880.

▲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名.专利号[文献类型].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举例:

[1]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植被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